抗战回忆之昆仑关血战记(民国·黄旭初)
黄旭初(1892-1975),字以行,广西容县杨村镇东华村人,曾任中将并加授上将衔。1913年举家迁居南宁福建园;1931年起历任第十五军军长,并连续担任广西省主席长达19年。1949年后定居于香港,直至1975年病逝。本文摘自作者于60年代在香港《春秋》杂志
黄旭初(1892-1975),字以行,广西容县杨村镇东华村人,曾任中将并加授上将衔。1913年举家迁居南宁福建园;1931年起历任第十五军军长,并连续担任广西省主席长达19年。1949年后定居于香港,直至1975年病逝。本文摘自作者于60年代在香港《春秋》杂志
民国十六年(1927年)中国农工银行财政部版淡红色壹圆,上海地名,PMG-55分,为《中国华商纸币图说》第101页原物,凹凸明显,色彩浓郁,醇厚自然,品相一流,九五成新,曾拍出23000元。
翁文灏1921年从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,是中国地质学的启蒙者。他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台。1948年5月由蒋介石提名,当上“行宪”后第一任行政院长,11月26日因金圆券贬值引咎辞职,后赴法国。1951年翁文灏由欧洲经香港回国,成为解放后第一个从海外
在山西吕梁的崔先生心中,藏着一件意义非凡的宝物——一枚承载着家族温情与历史的中华铜币,民国十年双旗币贰拾文。这枚钱币,并非崔先生家传之物,而是他儿时去老舅家中玩耍时,老舅亲手赠予的珍贵礼物。自那日起,崔先生便将其视为至宝,细心收藏,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这份来自老
1982年,北京协和医院拒绝收治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,理由是:"无业人员不能住院。"
文章描述来自权威资料,图片源于网络。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,请和我们联系,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文中观点仅为个人看法,请理性阅读!如有错误或不实之处,还请您谅解和指正,创作不易,感谢支持。
剧情简介:该剧改编自易之的小说《我是个算命先生》,讲述了上官诚明全家惨遭天相派设局灭门,他化名潜伏,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,用连环骗局反噬仇敌,一路揭露骗术黑幕,最终瓦解天相派,解救受控者,惩恶扬善终彰善念的故事。
《长风起》是由李现、李一桐领衔主演的民国悬疑剧作,其改编自易之的小说《我是个算命先生》。此剧叙述了富家子弟上官诚明(李现饰),其全家遭江湖术士所属的“天相派”设局而惨遭灭门之后,化身为骗术高手,凭借连环计谋展开复仇,最终成功揭穿封建迷信之骗局,并解救受困之人的
五一假期闲下来了,正好可以追追短剧。给大家找了几部最近特别火、评价又好的短剧。这些剧种类可多了,不管你是想看啥类型的,都能让你过足短剧瘾!
文章描述来自权威资料,图片源于网络。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,请和我们联系,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文中观点仅为个人看法,请理性阅读!如有错误或不实之处,还请您谅解和指正,创作不易,感谢支持。
这部剧的导演巨兴茂,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导演。他的经历说出来能惊掉你下巴!最开始就是电视剧里的小配角,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。就像从工地小工干成大老板,这经验值拉满!他之前导演的《打狗棍》,播出的时候,收视率一路猛涨,好多人天天守在电视前看得眼睛都不眨。这次他导演的《
不过,现在的电视剧市场上已经很久没有非常优秀的民国传奇大剧上映了。
九州短剧《烽火千金谋》登顶,番茄《督军,你家奶团子又锦鲤附体了》第二,麦芽《我真只是个纨绔》位列第三。
读杨早的新著《五道庙与沙滩》,某根神经被扎了一下,一种麻麻的记忆被唤醒。铁树斜街、樱桃斜街,好熟悉的名字,它们居然还在。20多年前,我供职的报社在虎坊桥南,每天中午到报社开完选题会,分配了采写和约稿任务后,离下午六七点收稿组版,期间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。我总是从
清末民国这十位书家的实践共同构建了颜体书法的近代谱系:钱沣、何绍基、翁同龢通过碑帖融合推动颜体革新;华世奎、谭延闿将颜体从文人书斋推向公共空间;贾景德、谭泽闿延续传统并注入新元素;朱玖莹、沈觐寿则在传承中实现地域与风格的拓展。他们的努力不仅使颜体在清末民国的动
当时约占全国一半的人口随国民政府退却,涌入西南内地,全国工厂的数量剧减,主要工业品的产量远远低于战前全国水平,甚至从不超过从前的12%,全国税收自然也很不乐观。
大家好~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哦~为了回馈您的支持,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。
他身后的南洋商会牌匾在夜色中忽明忽暗,山雨欲来,这位叱咤南洋的帮派大佬,正面临人生中最凶险的一战。
在广西桂林的温婉山水间,马先生拥有一枚非同寻常的藏品,一枚民国十三年造中华铜币十文。这枚钱币不仅是他家族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岁月流转中一份沉甸甸的托付。据传,这枚铜币是马先生的祖父从一位老友手中获得,作为对后辈的期许与祝福,它历经两代人的细心保管,最终传到了马先
本文原刊载于1928年7月号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周刊。1928年,石兆棠的《僮人调查》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壮族研究,随后丁文江、魏觉钟、刘锡蕃、徐松石等发表论著,结束了外国人垄断局面。壮族在明清时期写作“獞”,1930年起改为“僮”,1965年起正式改为“壮